家长要清楚青春期孩子的六大需求_家庭教育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六大心理需求。一、合理的物质需求物质需求是生
  • 励志教育家庭
  • 1257
  • 2015-01-15

  家庭教育:再忙也别忽略了孩子_家庭教育

今天办公室里接待了三批家长。无一例外的,都是孩子成绩差、多次违纪、厌学;无一例外的,家长都说:太忙,起早贪黑,没时间管孩子;无一列外的,都等到孩子坏习惯已经形成、学校多次管理教育无效,请家长来校时,家长才追悔莫及。其中,一位家长的话颇具代表性:"我们成天起早贪黑的,早晨孩子还没起床就出门走了,晚上回来时孩子也早睡了,一天不见得能见到孩子一面,更别说问问在校情况、辅导孩子学习了。做家长的整天忙活,就
  • 励志教育家庭
  • 480
  • 2015-01-15

  高三班主任致家长的一封信_家庭教育

我曾是一个中学生的家长,对教师的期待,我们有同样的寄望。我也是一个教师,特别是担任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的历练与思考,我更能体悟班主任那份对家长的期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家长朋友,我不得不告诉你们,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也不是所有勤奋努力的孩子都能如其所愿;更可怕的是,老师家长都尽力了,甚至孩子也尽力了,但他们考的大学却不是很理想,这完全有可能;相反有些学生,也许不是遵纪守规的模范,却是高
  • 励志教育家庭
  • 1214
  • 2015-01-15

  家庭教育:父母最坏与最好的五句话_家庭教育

也许您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最不好的五句话1、"你怎么越大越......"如果一个六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哭泣,那是因为他只有六岁;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总是无法在汽车座椅里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四岁。虽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表现得更成熟听话一些,但事情是:孩子们总要经历那些固执,淘气,自我中
  • 励志教育家庭
  • 1070
  • 2015-01-15

  孩子犯错优秀家长只讲八句话_家庭教育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
  • 励志教育家庭
  • 460
  • 2015-01-15

  家庭教育文章

《父母三种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智力》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2、过早的知识传授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
  • 励志教育家庭
  • 985
  • 2015-01-15

  家庭教育:你的孩子“输得起”吗?_家庭教育

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感慨:我家小孩"输不起",在游戏中输了,便不认输、发脾气,甚至退出不再玩;画没画好,就把辛辛苦苦画了很久的画一下就撕碎。专家认为,培养孩子承受挫败的容忍力,让孩子拥有一份"输得起"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抗逆力",使他日后在遇到挫折时不容易跌倒,以正面、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输得起"的精神呢?"输不起"是一种天性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
  • 励志教育家庭
  • 616
  • 2015-01-15

  孩子高考前父母有所为、有所不为_家庭教育

我很多年没有经历过考试了。尽管参加工作后经历过学历考试、评职称考试、工作调动考试,那都是成年后有阅历,再加上盲目的自信,就过来了。但是无论怎样,在面对压力时,即使是成年人,也有怯弱的一面,自己心理最明白,此时,最需要亲人、亲近的人支持、信任和鼓励。就当是人性的弱点,心里最脆弱的部份,展示无遗。这也是是释放压力最好、最彻底的方式。所以,对考生周围的至亲至爱、亲朋好友,此时的你,是考生高考超水平发挥的
  • 励志教育家庭
  • 865
  • 2015-01-15

  优秀父母需要掌握的八种教育智慧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1、懂得孩子需要什么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
  • 励志教育家庭
  • 381
  • 2015-01-15

  巧用幽默教育孩子

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孩子非常不听话,越不让他做的他越做,越叫他做的他越不做,做什么都和我们对着来";"孩子犯错,打了,也骂了,可是还是屡教不改,下次接着犯,接着打,最后都打皮实了,并且越打月不听话";"讲道理根本讲不通,有的时候和他说,他比你还清楚呢,说多了吧,又嫌你啰嗦"......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家长的批评教育显得如此无力。有的家长在想,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那样调皮不听话,别人的孩子
  • 励志教育家庭
  • 1037
  • 2015-01-15

  家庭教育小故事

1、小事-大爱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电话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不经意地问道。"没有。""是没想好说什么?""不是。""那麽干么拨两遍?"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非常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响,就会跑着去接。有一次,妈妈为接电话还让桌腿把脚趾绊了一下,肿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和二老约定,接电话不准跑。
  • 励志教育家庭
  • 1242
  • 2015-01-15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二)

学会等待上帝所赐的爱亲爱的女儿,这是我在博客里偶然看到的一个故事,很纯美、很感人,没有半点说教,却让你的父亲心里落泪!在这个极度浮躁的物质时代,爱情已经沦落为物欲的附庸。什么是爱情似乎已经没有人去探究和追求,但是,我觉得人活着,如果没有真正的爱情相伴,远比没有钱更可怕!这就是爸爸很关注你的"爱"的原因。女儿,虽然爸爸是在强调爱情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我更想告诉你:中学时代绝对不是你谈爱论情
  • 励志教育家庭
  • 1196
  • 2015-01-15

  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各位尊敬的校长、老师,非常高兴来到本次论坛。本来,我的演讲题目是俞敏洪校长规定的,但是,听了四中校长和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的发言之后,我想临时改改。我打算以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老师的身份,来谈一谈我对教育的看法。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坦率地说,我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国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
  • 励志教育家庭
  • 1237
  • 2015-01-15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父母决定的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硕士,超级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父母课堂:尹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您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您不仅是一位教育专家,更是一位好妈妈。目前,很多家长都有一
  • 励志教育家庭
  • 913
  • 2015-01-15

  怎样提高孩子的听力记忆力?_家庭教育

听力记忆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却常常为大家所忽视。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旁边有个搞同声翻译的,这个人不仅英语相当出色,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能力出色:能够把别人刚才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这种能力就是听力记忆力。同声翻译者在我国是稀有人才,全国奇缺,一个好的同声翻译员年薪在50万以上。虽然孩子不一定要做同声翻译工作,但是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或缺。例如,父母常常会叫孩子把别人
  • 励志教育家庭
  • 1097
  • 2015-01-15

  孩子过于敏感和脆弱怎么办?_家庭教育

【案例】有个家长很苦恼地跟我谈起她读高一的儿子,希望我给她出点建议:我儿子今年十六岁,性格很内向,并且非常敏感和脆弱。他的数学成绩很好,有次考试却没及格,只考了50多分。数学老师在发答案卷的时候笑着对他说:"人家成绩差的同学都考了90多分,你怎么考这么一点?"仅仅是这样一句笑着说的话,害得他两餐没吃饭,闷闷不乐。要按一般的学生,老师说这样的话高兴还来不及,因为这话说明老师认为自己不错啊;可是他就认
  • 励志教育家庭
  • 1128
  • 2015-01-15

  写给年轻的父母:包办的恶果_家庭教育

儿子一两岁的时候不会买东西,我们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这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后来,儿子渐渐长大了,开始要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可是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养成了习惯。儿子要买糖吃,我们会马上反对说:糖吃多了会损害牙齿,还不如买点有营养的东西吃。于是儿子要买一瓶可口可乐,我们又会说:"饮料喝多了没好处,碳酸水有腐蚀,国外都用来洗厕所呢!还不如买一瓶牛奶呀。"小小的孩子禁不住大人的劝说,手依依不舍地移到牛奶专柜,
  • 励志教育家庭
  • 948
  • 2015-01-15

  值得父母反思的“三句话”_家庭教育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他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究竟会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认真反思。关于"听话"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清晨上学前,父母总不忘叮嘱一句"不要皮,要听老师的话呀",在日常的教育中也总是
  • 励志教育家庭
  • 569
  • 2015-01-15

  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_家庭教育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对孩子的成长始终如一地抱有信心,再普通的孩子,也一样可以得偿所愿,取得成功。孩子的先天禀赋、智能结构、生活环境、成长周期等个人情况各不相同,因而不能以某个孩子的成功模板来"套"自己的孩子,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孩子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学习和成长,在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和快乐,就是一种成功,就应该赢得家长、赢得社会的喝彩和掌声。吴敌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 励志教育家庭
  • 1297
  • 2015-01-15

  家庭教育:家长和高三学生讲话准则_家庭教育

人到高三,脾气翻番。所以此时家长最好别没事找事的自己往枪口上撞,让孩子给噎个倒栽葱。自己憋屈的要命,想想孩子到了关键时刻还不得不忍住,滋味确实不好受。我搜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想法与心态,归纳以下几点准则,请各位家长对照参考,并欢迎及时补充和修订。一,孩子不想说话时,家长不要自做多情的主动关心,问寒问暖。如犯此条挨白眼指数5颗星。二,孩子和你交谈时,孩子每句话后,家长的回答不能超过三句;实在想多说几
  • 励志教育家庭
  • 921
  • 2015-01-15
90页 -- 共1800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