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子女的八大心愿_家庭教育

当问到孩子最大的心愿和要求时,绝大多数的孩子对吃、穿、玩、用的东西都不大在意,而普遍重视的竟是家庭气氛和精神生活。一位美国学者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1万名经济条件不同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反馈的结果始料未及。1、我们的小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2、家庭里要有适当的文娱活动,爸爸妈妈要和我们一起玩;3、父母不要吵架;(励志一生 http://)4、对我们少发一点脾气,多一点笑脸。5、爸爸妈妈要维护我们的
  • 励志教育家庭
  • 657
  • 2015-01-15

  家长有本事,为何孩子没出息?

尹建莉文/尹建莉"有本事"的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的孩子家庭生活中的"控制"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而且我发现,家长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这种控制越容易发生。所以我们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父母能力非凡,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出色,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很用心,可他们的孩子却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没成为出色父母的"翻版",却几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正在于父母的强势。有位重
  • 励志教育家庭
  • 802
  • 尹建莉
  • 2015-01-15

  曾国藩:一个家庭的兴败看三个地方

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
  • 励志教育家庭
  • 698
  • 2015-01-15

  李开复:给父母的四个建议_家庭教育

今年送女儿去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封信给她,后来这封信公布在我的博客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信,我觉得写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比言语或电话更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而且信可以长久地保留,不断重温。我父亲以前就常写信给我,现在我书房里还有五六十封,每几年我都会把它们拿出来阅读一下,觉得弥足珍贵。虽然今天是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时代,但用写信的方式来传达一些深思熟虑的想法,让孩子永久留下珍
  • 励志教育家庭
  • 1054
  • 2015-01-15

  孩子,我希望你走弯路

这样的话你一定耳熟能详:"孩子,我这是为你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是过来人,我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但这样的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关于这件事,孩子,我并不比你知道得更多,你得自己去尝试!""我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美国参加家庭聚会聊到孩子,经常听到的理论是:"医生的儿子不见得就是医生。""球王的儿子肯定不是球王。"里根年轻的时候是演员,小布什年轻的时候是个吸毒、玩
  • 励志教育家庭
  • 607
  • 2015-01-15

  孩子教育只做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
  • 励志教育家庭
  • 1212
  • 2015-01-15

  14年后,同学的美国女儿和我的中国女儿有着怎样的差异

今年教师节,一大早,美国的同学兰打来电话。我们在师范大学的宿舍一起住了两年,都做过教师,后来又都离开了。照例每次聊天总要聊到孩子,今天又聊到我们两个都是14岁,年龄只差三个月的女儿。她说:"孩子现在上十年纪,很忙,想上常青藤的学校,竞争很激烈的。这学期选修了三门大学的课程,将来升学,成绩只占60%,其他的才艺啦,社会实践啦占40%,所以孩子一直都在坚持钢琴,花样滑冰,管乐的特长,还参加其他的一些活
  • 励志教育家庭
  • 498
  • 2015-01-15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
  • 励志教育家庭
  • 933
  • 2015-01-15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

一、高考状元有用吗请看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这说明了什么?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事实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
  • 励志教育家庭
  • 745
  • 2015-01-15

  人人都在惯孩子

张鸣文/张鸣从小就听大人说,惯子等于杀子。还连带着听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寡妇,从小把孩子拉扯大,不说也不碰,惯得不得了,后来孩子偷东西了,还是惯,最后越偷越大,判了死刑。临死前,要求见他娘一面,要吃他娘最后一口奶。结果,把他娘奶头咬了下来,还恨恨地说,如果你当初不这样惯我,我不会有今天。可惜,这样的话今天没有人说了,故事也失了踪。极目望去,似乎人人都在惯孩子。当然,惯孩子的结果,未必都有故事上讲的那
  • 励志教育家庭
  • 852
  • 张鸣
  • 2015-01-15

  叶兆言:女儿的日记让我泪流满面

张永胜文/张永胜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作家叶兆言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一方面,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则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女儿写给父母的心灵日记16岁的叶子作为金陵中学参加AFS国际交流的学生,要去美国读一年书。临出国的前一个月里,叶兆言夫妇总被一种紧张
  • 励志教育家庭
  • 890
  • 张永胜
  • 2015-01-15

  高三家长必读:过来人谈高考之最后三个月

再过三个月余,孩子们就要迈进高考考场,应对人生的关键一搏。如何引导孩子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期,这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厦门双十中学高级教师、曾经的高三家长许序修老师在这里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家长们交流他和爱人的做法。许序修老师的女儿今夏即将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儿子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许序修老师认为,最后三个月,作为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心灵、信心呵护三方面缺一不可。希望他
  • 励志教育家庭
  • 962
  • 2015-01-15

  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不保护

一个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作水手,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环游世界再回学校念书。虽然他父亲是医生,家庭经济环境许可,但是父母并不给他钱,他也没向家里要,高中一毕业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钱
  • 励志教育家庭
  • 560
  • 2015-01-15

  出身富贵人家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向往?

知乎文/知乎孩子在真正接触社会之前,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的,父母能够站多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眼界、知识面。"不知道"不可怕,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可怕,而穷人家的孩子,很多时候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能通过机遇和努力"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都是幸运儿。我初中在我们市W区重点中学念书。我们家就在W区,而这个区是我们市的老区,说白了住的都是一些穷人,有钱人都搬到
  • 励志教育家庭
  • 475
  • 知乎
  • 2015-01-15

  写给高三同学的第27封信:这90天该如何走过_高三励志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1年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虽说百日,实际只有92天。最后90天的特点是风云变幻,英雄重新排位:对一个班级而言,风气不同,这90天可以使一个好的班级一落千丈,也可以使一个差的班级变成数一数二;对个人而言,90天也可以产生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90天可以创造奇迹,90天完全可以提高200分。为了高考,我们历炼、准备了整整12年。12个春秋,我们吃苦流汗、起早贪黑,备尝求学的艰
  • 励志教育家庭
  • 882
  • 2015-01-15

  余光中:写给未来的你(父母一定要讲给孩子的话)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
  • 励志教育家庭
  • 1073
  • 2015-01-15

  高三学生新学期第一周该做的几件事_高三励志

随着寒假的结束,高三学生将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新学期的第一周显得特别重要。其基本原则就是:适时调整、平稳过渡、明确方向、合理定位,订好计划、扎实推进。1.适时调整平稳过渡由于刚刚结束寒假,所以必须及时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一是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从无序到有序),二是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从松散到控制),三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从浮躁到平稳)。2.明确方向明晰任务合理定位(1)基本方向
  • 励志教育家庭
  • 850
  • 2015-01-15

  朱永新: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没想清楚

朱永新文/朱永新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更坏。父母的价值、意义及其对孩子的影响,我们还没有非常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有4亿家庭,太需要好的教育。做好家庭教育,中国的教育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人生是从家庭开始的。人
  • 励志教育家庭
  • 467
  • 朱永新
  • 2015-01-15

  为什么当年班里考第一的最后都没混好?

林清玄文/林清玄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都考红字,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超过60分,很高兴地拿回家给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坏了!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
  • 励志教育家庭
  • 581
  • 林清玄
  • 2015-01-15

  写给高三同学的第33封信:做坚持到最后的人

在开罗博物馆,人们会看到从图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宝藏。如果不是霍华德-卡特决定再多挖一天,这些不可思议的宝藏也许仍深埋在地下不见天日。1922年的冬天,卡特几乎放弃了可以找到年轻法老王坟墓的希望,他的赞助者也即将取消赞助。卡特在自传中写道:"这将是我们待在山谷中的最后一季,我们已经挖掘整整六季了,春去秋来毫无所获。我们一鼓作气工作了好几个月却没有发现什么,只有挖掘者才能体会这种彻底的绝望感。我们
  • 励志教育家庭
  • 1202
  • 2015-01-15
90页 -- 共1800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