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教子之道: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_励志教育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书,要怎么读才对呢?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第一,要读经典。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
  • 励志教育家庭
  • 975
  • 2015-01-15

  女生,你为什么不沉住气奋斗?_励志教育

女生,你为什么不沉住气奋斗?整个社会对女人美貌的追求像对男人成功的追逐一样登峰造极,丑女永无出头之日,美女最快捷的成功方式就是靠美貌。一百年后,如果中国的大地上还是忍受着高昂的物价,食品不安全、医疗无保障、出门怕被撞、孩子怕被拐,那么这将是我们这几代人的耻辱。年轻的时候,你该有沉得住气的远见和毅力。看见周围的人谈恋爱了,看见谁又去KTV了,看见谁又在宿舍呆了几天上网。于是,你就沉不住气了,你怀疑现
  • 励志教育家庭
  • 852
  • 2015-01-15

  孩子成才不可或缺的四种磨炼

孩子成才不可或缺的四种磨炼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更重要的在于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从小具有坚强意志和良好的沟通情商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只有在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习惯、丰富的情趣、平衡的性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如今,家庭教育不再是教育的边缘方式,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人生的又一个轮回,又一次机遇,伴随着孩子成长,父母也在成长,而且,以爱作为基础,恰恰是家庭教育得天
  • 励志教育家庭
  • 644
  • 2015-01-15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六大精神软件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六大精神软件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
  • 励志教育家庭
  • 843
  • 2015-01-15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_励志教育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
  • 励志教育家庭
  • 1000
  • 2015-01-15

  九个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九个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明智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培养他良好的习惯,这样形成的意识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以下九个习惯是孩子成功所不可少的。好习惯之一--积极选择1.经常对孩子讲事情的两面性,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2.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问题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择有切身体会。3.对孩子存在的短处,要客观看待,甚至积极看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 励志教育家庭
  • 536
  • 2015-01-15

  用爱与责任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_励志教育

用爱与责任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2011年7月30日上午,由民盟中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共同举办的2011年"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活动在湖南张家界举行启动仪式。在当日开班的"农村英语教师培训班"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与参加培训班的老师们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以下是此次交流的主要内容。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非常开心来到张家界,这是我第二次来。第一次大概是四年前
  • 励志教育家庭
  • 627
  • 2015-01-15

  激励学生的艺术_励志教育

激励学生的艺术1、爱,让顽石开花。师爱是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钻石,它的光辉可以为学生们树立一面不断前进的旗帜,为他们指明在学海中航行的方向,为他们黑暗的人生旅途点亮一盏灯。2、暗示是一种坚强的牵引力。无论是指东说西指桑骂槐,还是含沙射影项庄舞剑,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总之,这些都远胜过不厌其烦的劝导、长篇大论式的说教。3、价值来自标新立异。学生时代本应是做梦的时节,要放飞孩子心灵,不仅要帮助学生们缓
  • 励志教育家庭
  • 971
  • 2015-01-15

  写给书呆子们的一封公开信_励志教育

写给书呆子们的一封公开信这篇文章的标题也许很多人看了会不屑甚至愤怒,因为我似乎是没有资格评价其他人的。那就权作我的胡言乱语罢。如果你具备了以下特征,那么你很可能就是书呆子了,之后的文章你就可以继续读下去。如果你不是这样的,请停止阅读第2节:1、愤世嫉俗。书呆子气的人对于超乎自己现实之外的东西总是嗤之以鼻,容不下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吻合的任何东西,看上去很是坚持原则,实则缺乏开放的思维和把新思想变成现实
  • 励志教育家庭
  • 1265
  • 2015-01-15

  励志教育:孩子一生中如影随形的两棵树

励志教育:孩子一生中如影随形的两棵树鲁迅先生的《秋夜》开头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身为父母,我们生命的后园里也有两株树,一株是孩子"认知发展"树,还有一株是孩子"情感发展"树。这两株树伴随孩子生命的开始而扎根,却由于后天承受的阳光、雨露或者雷暴、冰霜不同而呈现出极大差异,带来完全不同的生命意义和结果。"认知发展"这株树长得好不好,要看树的躯干和枝叶是
  • 励志教育家庭
  • 1319
  • 2015-01-15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_励志教育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
  • 励志教育家庭
  • 1027
  • 2015-01-15

  趁着我们还年轻

徐小平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训我:“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意思是,从一个孩子的行为模式,能够基本看出这个孩子长大后的人生结局。    等我长大成人,成为北京大学以及后来新东方的老师之后,这句话成为我观察青年、指导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    比如,八十年代北大校园里许多学生会干部,现在很多人成为了从中央趁着我们还年轻文/徐小平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训我:"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意
  • 励志教育家庭
  • 494
  • 徐小平
  • 2015-01-15

  关于大脑和记忆的20条建议

关于大脑和记忆的20条建议尽管科学家一个接一个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记忆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所谓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和记忆仍是神秘的。研究人员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并且当你记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但让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引发大脑开始这个重建过程?这个谜团继续等待科学家们去寻找答案,但有20个事实是已经科学家证
  • 励志教育家庭
  • 631
  • 2015-01-15

  成长需要自由

成长需要自由笔者出生于1956年,"低指标"时期开始记事。我与那个年代出生的所有人一样,物质生活是及其贫困的,食不果腹绝不敢奢求馒头腥荤。但是,老来回忆反而感到儿时的生活是最美好的,究其原因是那时候不缺少自由。我曾写过一篇《我小时候这样玩》的文章,篇幅较长达一万多字,比较详细的回忆了我小时候如何玩耍游戏的事情。不管是捉虫,玩吸铁石,弹琉璃球,还是制作泥模,自制弹弓,放风筝等等,都让我全身心沉浸在一
  • 励志教育家庭
  • 880
  • 2015-01-15

  别迷恋做最优秀的学生

别迷恋做最优秀的学生〔德〕多丽丝-奈斯比特很多中国读者的来信都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在中国,似乎只有一个途径可以创造美好生活,那就是"成为重点高中的学生,读最好的大学,然后找到一份众人羡慕的好工作"。我不禁想问:"何谓一份好工作?"清华或北大的学位难道是打开美好生活的唯一钥匙?或者甚至需要斯坦福或哈佛的博士学位以达到极致?到底什么才是成功之路?让我们看一个美国人的成功故事。小沃尔夫冈1949年出生在奥
  • 励志教育家庭
  • 1176
  • 2015-01-15

  美国智库对中国人的15条评论_励志教育

美国智库对中国人的14条评论1、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祉,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
  • 励志教育家庭
  • 993
  • 2015-01-15

  15个步骤收获一生的学习习惯_励志教育

15个步骤收获一生的学习习惯"发现的真正旅程不在于发现一块新的土地,而在于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去看问题。"-普鲁斯特(法国重要作家,他也是意识流写作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追忆逝水年华》。)"我不认为教育仅限于学校教育。(修改:我从不让学校教育影响我的学习)"-马克-吐温"我认为一个人今天总是要比昨天变的更明智。"(修改:智慧日进者方值得尊敬。)-亚伯拉罕-林肯如果公立学校的教育体系没有摧毁你
  • 励志教育家庭
  • 1048
  • 2015-01-15

  励志教育:中国的孩子尤其需要挫折教育

励志教育:中国的孩子尤其需要挫折教育前几天,我推荐朋友读小学六级的女儿去参加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美国康考杰大学国际语言村夏令营"的选拔。结果,因演讲分数太低,这位同学落选了。其实,这位同学各方面表现相当不错,当我问及朋友为何不助她一臂之力时,朋友说:"能选上,当然是好事;万一落选,也不是坏事,让她受一点挫折未必不是好事。"朋友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为孩子设置一点困难和挫折,这对他们
  • 励志教育家庭
  • 1367
  • 2015-01-15

  “中国差生”变“美国天才”_励志教育

"中国差生"变"美国天才"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他甚至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王恩重向国
  • 励志教育家庭
  • 1199
  • 2015-01-15

  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_励志教育

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揭示了男孩从孩童向男人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所有最关键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经验,是千万父母必读的育子指南,更是可以让无数平凡男孩走向优秀和杰出的"桥梁"。关键一:为什么培养男孩要戒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因为男孩在将来要承担比女孩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父母往往对男孩寄予了更大的希望,投放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样也很容易让男孩产生心理压力
  • 励志教育家庭
  • 797
  • 2015-01-15
90页 -- 共1800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