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山中人事毕,重新细碎学威仪。
休将白眼看林鸟,屡系长衣接涧麋。
才话入城心便小,尝教伴雪礼何知。
由来分卫存深意,古佛遗模苦莫辞。
年过八十兵戈后,一纸蝇头手自书。
云外阿玄犹未死,眼前小隐已无馀。
青衫裹骨归荒冢,黄口依人失故庐。
郭外遗田祠内主,几回洒血染残裾。
送送还牵老衲衣,故山终恨不同归。
好从瀑水投寒句,又向梅花觅破扉。
冰雪已多曾彻骨,蕨薇虽采未忘饥。
关门不禁南来雁,何日凌空锡更飞。
居山偏不喜看山,雪尽披衣偶启关。
为有甚因千壑苦,如何顿老一朝颜。
忽思振策随云去,才欲过桥又独还。
书报故人无一好,道心客梦已全删。
金鸡昨夜到阴山,带雪锄冰泪莫潸。
无限生人妒死骨,极怜死后似生还。
童男幼女辞寒碛,素幔灵輀向旧关。
料得黄垆开口笑,一齐泥首拜龙颜。
何事辽阳太守来,乱嘶五马向荒莱。
漫拖草履筇扶出,竟把山门雪踏开。
閒话无过四五句,寒泉连递两三杯。
极怜庭树乌惊起,一直穿云去不回。
几回三笑度溪风,话尽仙羊恨转蓬。
桂树折残天地老,花砖踏碎水云空。
幸将短发皈黄面,定有遗文化白虹。
狮子独怜头尚在,雁声愁断大关东。
相思每恨到来迟,把手相看喜复疑。
万里髑髅当作伴,一瓢风雨自支饥。
伤心何限终难忍,开口仍留已尽知。
最好匡庐双剑合,不禁回望白云悲。
空囊墨化苍龙吼,野寺钟残黑雾屯。
数代弓裘归马革,十年心胆碎屯原。
急将短铗弹庾岭,莫遣长歌度蓟门。
荒垄遗编重拭目,离支树下好招魂。
一茎白发荷皇仁,况值年年帝里春。
千顶曙光云外出,二陵王气雪边新。
放流久已成乡土,老大无拘只病身。
是处有山容我住,桃花翻笑洞中人。
笔如岳立气如潮,远戍间关兴更饶。
既挟金兰同绝漠,又扶云水间饶寥。
东山不独将棋至,白社何须蓄酒招。
谷口久无双屐响,好烧松火话终宵。
六年前此竖幡竿,万古荒芜手辟难。
一喝青天砂砾净,才挥白拂水云团。
象王行后狐踪集,良木摧时野棘攒。
从此斩新条令出,山门依旧海风寒。
山边架屋偏留我,双袖龙钟岂有他。
道法也因长病减,閒情毕竟老年多。
自将破罐炊水食,偶就新篇向佛歌。
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
短发随身月一钩,拖鞋又过几峰头。
不关活水终难止,只任寒云到处浮。
松石何心分好丑,主宾无礼足深幽。
日午一瓢夜一宿,一生如此更何求。
尺书才去雪风愁,侍者重来泪更流。
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
但闻尊宿仍编履,不信头陀竟覆舟。
我亦是人添哽咽,夜寒垄草满心头。
煮穷塞石难充腹,几受刀圭不驻颜。
开到黄花辞绛阙,携将白发问青山。
渔舟尚可通源水,鹤羽何曾下世间。
最苦十洲多少事,寻閒一宿急须还。
到处青山尽有名,大家抖却旧乡情。
溪边觅路花千树,驴背迎人鸟情声。
石顶松风凭管领,峰头诗句任交横。
于今竹杖萧萧去,又向何山踏雪行。
今年贫似去年贫,穷鬼相逢一倍亲。
两底病肌寒有粟,窗前积雪白为银。
半瓢薄粥分饥雀,一碟盐齑借远邻。
处处尽忘宾与主,淡而不厌只因真。
深秋风雨苦连宵,瓶钵郎当一瞬漂。
庞老有船曾用载,丹霞无佛不须烧。
身家浮沫宁常聚,性海狂澜尚未消。
从此还山松月好,一枝犹自足鹪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