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

在美国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
  • 励志文章故事
  • 824
  • 2015-01-15

  沈从文情书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我念诵着雅歌来希望你,我的好人。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了的缘故。但这只小雀它愿意常常在弓弦响声下惊惊惶惶乱窜,从惊乱中它已找到更多的舒适快活了。在青玉色的中天里,那些闪闪烁烁底星群,有你底眼睛存在:因你底眼睛也正是这样闪烁不定,且不要风吹。在山谷中的溪涧里,
  • 励志文章故事
  • 1051
  • 2015-01-15

  毕淑敏:人生的第二志愿

人们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志愿。这些年,随着考试严酷性的不断升级,关于填报志愿的说法,也越来越霸道了--那就是,全力以赴关注你的第一志愿。某些大学的录取人员公开宣布,我们是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学生的。因为你的热爱不够专一,录来也学不好的。高考形势特殊,僧多粥少,对于学校的取舍,旁人不好议论是非。但我以为,如果把高考报志愿的经验推而广之,把第一志愿至上,扩散成人生选择的一大信条,就有商榷的必
  • 励志文章故事
  • 1418
  • 2015-01-15

  坚强是青春的眼睛

他是一位脑瘫患者,生活在爱尔兰一个单亲家庭里。他的身体除了脖子和头部能够活动之外,其他部位全部瘫痪。不仅如此,因为发音神经末梢坏死,他不能说话。不过,他的大脑却是清晰的,听力也没有任何障碍。而这些功能对于一个如此可怜的生命来说恰恰是最痛苦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却无法用口说出,也无法用四肢去实现。他曾无数次地想到过自杀。可是,自杀对于他来说,比登天还要难。要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办法是绝食。母
  • 励志文章故事
  • 897
  • 田野
  • 2015-01-15

  张德芬:做别人生命中的加号

你有没有想过,跟人相处的时候,你能为别人的生命带来一点儿什么东西?即使不一定是实质的东西,但可能别人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很舒服。或是跟你谈一谈心,心结就解开了,或是在你身上看到一些他没有的特质,能够鼓舞他。这些就是我说的"做别人生命中的加号"。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交往是有所图的,那人家图你什么?比如说我们家阿姨,她来我家工作,我除了付她薪水之外,还能给她带来什么东西?因为我付这份薪水,别人也可以
  • 励志文章故事
  • 1291
  • 张德芬
  • 2015-01-15

  你可以站得很好

"嗨嗨嗨,你们快看,跛子来了,跛子来了。"一群小孩都来看热闹,小丰喜不说话,只是埋着头,一边费力在地上爬,一边手里挎着个水壶,他要把水壶送到在田间干活的爷爷那里。那些讨嫌的小孩把他的水壶踢开,他并没有哭泣,只是郑重其事地对那些小孩说:"我和你们一样,有脚有手,只不过我的脚长得奇怪而已,你们干吗要欺负我。"小丰喜从出生开始就饱受人间冷暖。他出生时,母亲看到他是一个跛脚的孩子,直接从床上昏了过去,在那
  • 励志文章故事
  • 1411
  • 夏立楠
  • 2015-01-15

  柴静:山西,山西

海子有句诗,深得我心:"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我出生在一九七六年的山西。小孩儿上学,最怕迟到,窗纸稍有点青,就哭着起了床。奶奶拉着手把我送一程,穿过枣树、石榴和大槐树,绕过大狗,我穿着奶黄色棉猴,像胖胖一粒花生米,站在乌黑的门洞里,等学校开门。怕黑,死盯着一天碎星星,一直到瓷青的天里透着淡粉,大家才来。我打开书,念"神--笔--马--良",一头栽在课桌上睡着,日日如此。山西姑娘没见过小溪青
  • 励志文章故事
  • 1252
  • 柴静
  • 2015-01-15

  毕淑敏:不要总想表现得比实际情况要好

当你企图在两个不同的自我之间游走时,你在生活中的形象就变得复杂混乱,你面临的形势也更加琢磨不透,甚至你的身体也无所适从了。我们总是希图表现得比我们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好比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有客人要来,我们会被父母要求:"你要乖一些啊!"等到客人走了,父母会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放松一下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话,却在不知不觉当中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人物面前,努力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
  • 励志文章故事
  • 1083
  • 毕淑敏
  • 2015-01-15

  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

战国时期,有一个鲁国人很擅长编草鞋,而他的妻子则十分擅长织白绢。可是,由于鲁国是一个小国,且做这一行的人比较多,他们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样的日子,让这个鲁国人很不满。他心想:以自己做鞋的技艺,如果到其他国家去,一定大有所为。一天,他对妻子说:"咱们待在鲁国也不是个办法,长期下去,估计会饿肚子,倒不如趁现在还有些盘缠,去越国那边发展。"他的妻子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夫妻俩收拾行
  • 励志文章故事
  • 742
  • 周礼
  • 2015-01-15

  张晓风:错误

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枝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鸣然吹响。《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后世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真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事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
  • 励志文章故事
  • 922
  • 张晓风
  • 2015-01-15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
  • 励志文章故事
  • 1428
  • 季羡林
  • 2015-01-15

  苦难开花

烟灰色短裤,湖蓝短袖,26岁的张宝月,看起来干练清爽。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年轻阳光的80后女孩,已是郑州市4家咖啡店的执行董事。更没人能够想象,这个看起来活泼坚强的女孩,承受了多少同龄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张宝月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父亲经营着小超市,母亲做会计。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12岁那年,父亲遭遇了一场车祸,成了植物人,从此一睡不起,幸福也伴随着父亲的倒下戛然而止。含辛
  • 励志文章故事
  • 1476
  • 夜红
  • 2015-01-15

  毕淑敏:费城被阉割的女人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颤栗。这不是我起的题目,是她自己--那个费城的女人对自己的命名。在那个秋天的午后,在费城雪亮的阳光下,我们都觉出彻骨的寒冷。从华盛顿到纽约,中途停顿。从费城下火车,拖着沉重的行囊,我们要在这里拜会贺氏基金会的热娜女士,进行一场关于女性的谈话。热娜是一位身材瘦小的白人女性,面容严峻。握手的时候,我感到她的手指有着轻微的抖动,似在高度紧张中。我觉得美国人普遍受过训练,谙熟在察觉自我紧
  • 励志文章故事
  • 1599
  • 毕淑敏
  • 2015-01-15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
  • 励志文章故事
  • 1484
  • 史铁生
  • 2015-01-15

  两个感恩节的绅士

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
  • 励志文章故事
  • 1566
  • 欧-亨利
  • 2015-01-15

  从一本葡语词典上起跳

2014年7月中旬,金砖国家第六次峰会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王伊立,里约州立大学四年级的一位中国女孩,被邀请担任大会同声传译员。作为大会最年轻同声传译员,她与搭档分工协作,默契配合,表现出色,赢得大会主办方高度赞扬。众所周知,在翻译行业里,同声传译员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一天薪水相当于一个白领一月的收入。同声传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有资料显示,全球专业的同声传译人员仅有20
  • 励志文章故事
  • 1481
  • 孙建勇
  • 2015-01-15

  坚持是点亮梦想的灯

在崇尚"成名要趁早"的演艺圈,对于34岁的金池来说,能够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凭借一首《夜夜夜夜》让全国观众记住,并从此走红歌坛,简直就是一个奇迹。1996年,金池从福建福安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家乡的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由于心里割舍不下对音乐的热爱,1999年她毅然辞职来到广州发展。在这里,金池展现了她音乐方面的良好天赋,先后录制完成了《牵挂》《很久以前》《平安夜》等10首原创歌曲,并将推出自己的
  • 励志文章故事
  • 996
  • 2015-01-15

  三毛:守望的天使

耶诞节前几日,邻居的孩子拿了一个硬纸做成的天使来送我。"这是假的,世界上没有天使,只好用纸做。"汤米把手臂扳住我的短木门,在花园外跟我谈话。"其实,天使这种东西是有的,我就有两个。"我对孩子夹夹眼睛认真的说。"在哪里?"汤米疑惑好奇的仰起头来问我。"现在是看不见了,如果你早认识我几年,我还跟他们住在一起呢!"我拉拉孩子的头发。"在哪里?他们现在在哪里?"汤米热烈的追问着。"在那边,那颗星的下面住着
  • 励志文章故事
  • 851
  • 2015-01-15

  漂泊在外,村口的树就是故乡的旗帜

朋友从故乡归来,闷闷不乐,问之,他说老家村庄的一棵古树被村里人卖了。他从小在这棵树下长大,对这棵树很有感情。现在这棵树没了,总感觉内心失落落的,故乡不再是完整的故乡了。我理解他对这棵树的感情。如果说故乡是他储存童年、少年记忆的仓库,那么这棵树,就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这个仓库的门。似乎每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心里都有这么一棵或者几棵树吧。反正我就有。是一棵柏树,古柏,两抱之粗。树龄究竟有几百年,村里没人
  • 励志文章故事
  • 1474
  • 曹春雷
  • 2015-01-15

  蓝天上的彩虹,竟是受挫的阳光幻化的精灵

2003年,白先勇获台湾文艺奖殊荣,这除了是对他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尤其是要表彰他所领导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它对于引介西方现代思潮,鼓励文学创作,对台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白先勇1937年出生在广西桂林,小时候的他体弱多病,经常咳嗽、发烧和四肢无力。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他又随家人从桂林辗转逃难到重庆,这种奔波的生活使他患上了可怕的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由于肺结核极具传染性,父亲白崇禧只
  • 励志文章故事
  • 1186
  •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