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希望收获一个“大成”的案例

  • 励志名人名言
  • 336
  • 31
  • 2015-01-15
雷军:希望收获一个"大成"的案例

雷军的心事

他不缺钱不缺闲不缺声誉,但缺少一个特别满意的"大成"案例。这是一桩遗憾的心事。过去,似乎运气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这次,信风水信星座的他,是否为自己卜到了吉卦?

雷军看着一批互联网牛人的崛起。他在金山担任总裁的时候,马化腾和丁磊还是"我们手下的站长。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广州"。他工作六七年的时候,请过一个湖北老乡吃饭。这是小老乡周鸿祎来北京吃的第二顿饭。

这是数年前的事了。转眼间,马化腾的腾讯公司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丁磊的网易也有声有色。周鸿祎的360虽刚上市,但是他早已当了董事长。

早早进入IT江湖的先驱雷军本尊呢?

人尽皆知的中关村劳模,在金山15年,带着金山八年间五次冲击IPO,终于上市。上市后离开。今年又被请回来当董事长。期间,他离开金山后转身当起了天使投资人,投资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其中有一个名叫凡客。

他当然成功。不缺钱不缺闲不缺声誉。但跟那些互联网当时的小兄弟相比,他又有点寂寞。他缺一家量级庞大,称得上伟大的企业,一件在雷军的评判标准上"大成"的案例。

2011年8月,在北京798的发布会上,他开始了另一轮征途。他手拿一款名叫小米的手机在全国百家媒体和众多粉丝面前亮相。牛仔裤、黑体恤,消瘦,带点南方口音。

有记者问,小米手机抗摔吗?

啪的一声,他把手臂抬高,一松手,手机垂直着落在地上。

40岁男人再出发创业,不狠不行。

再出发之痛

这天属于雷军。午后日头炽烈,白光耀眼。发布会还没开始,很多男女排队在场外,他们是小米或者雷军的粉丝。由于来得太多,一些人没能进入发布会现场。这个情景,雷军感到"震撼"。在发布会后,他对《中国周刊》记者坦称,之前还担心六七百人的会场能否坐满呢。

IDG的熊晓鸽、凡客陈年,苹果的供应商等一众在商业领域小有名气的人坐在台下,或者有人有机会上去露个脸。在雷军讲解小米手机的间隙,不时迎来掌声和欢呼。甚至有粉丝叫他"雷爷爷"。

"雷爷爷"并没有沉迷其中。以他过去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人脉资源为基础搭建的明星效应,能否带到市场,是不是每个人都买账,他心中自有一本账。

"小米遇到很多困难,只是我们今天真的不适合在这么大范围内讲。"他想了想说。

一个做软件、做游戏、做移动互联网投资......总之是站在手机行业门外观察了很久的人,真正踏进这条河流,才知道跟他过去的荣光不能完全融入,他仍然有创业者的"痛苦"。

"举个例子,当我决定做手机的时候,我见了100个人,才找到光平博士,我们俩一见如故,虽然第一面只谈了两个小时。我讲这一点,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从去年7月1号开始,跟小米同事保证三个月之内一定能找到最棒的团队,这背后有多困难。开始,我找软件公司圈子里的,这个行业大家都熟悉我,很快找得到,但是硬件公司的人一个也找不来。那时候我跟林斌人欲即天理,更现实的人生观;(2)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3)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4)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5)专注,少就是多。

他特别提到"势"的理解。"如果你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什么时候该到深圳买股票,什么时候该到海南做地产,什么时候应该倒钢材,多的是机会。回顾二三十年的历史,历史给了我们中国这一代人很多的机会。对于我来说,我错过了太多的机会,我想把握未来的方向,我就选择了移动互联网。"

对雷军而言,除了顺势而为,还有能否超越自己的古老命题,而这显然不比把握机遇来得容易。

但有一点他确信,就是改变。他对《中国周刊》记者说,"这次操盘小米公司,我有一个观念,我们一定要开开心心的,顺势而为,我不想把小米公司办成一个类似于金山那种苦难深重的公司,那已经是过去时了。"

来源:中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