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总裁王雪红:任何时候我都能够从头再来_励志人物

  • 励志名人名言
  • 759
  • 83
  • 2015-01-15
HTC总裁王雪红:任何时候我都能够从头再来

2011年是王雪红发生巨变的一年。4月,王雪红创建的宏达电市值一举达到319亿美元,首度超过了手机巨头诺基亚。更令外界惊异的是,比起诺基亚超过半世纪的经营,HTC的历史只有15年。王雪红因此成为台湾首富,这个苹果的挑战者今年首次把前首富郭台铭赶下榜首。如今,HTC和苹果的一战更加激烈。"这一次,我们当然也决不惧怕。"王雪红说。她的先生陈文琦对《纽约时报》这样形容自己的妻子:"该强势时绝不退让,对想要达成的改变会力争到底!"

王雪红看起来一点没变。还是黑西装、长长的直发。和两年前记者专访时相比,她笑声依旧、充满活力。

不过,此时的她并不轻松。因为旗下企业HTC正和苹果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激战。这几天,王雪红自美国飞来中国,连轴工作数日,身体已经相当疲惫。

2011年,乔布斯对HTC发起了全球诉讼。这一幕,和十二年前的一役如出一辙。当时,全球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对王雪红创办的威盛电子发起了全球诉讼。王雪红毫不示弱:"前前后后,我在全球各个地方参加了100多场听证会。"最终,英特尔没能赢得官司--双方和解,签署了互换专利的协议。

如今,和苹果的一战更加激烈。业内皆知,执拗、敏感的乔布斯一旦在全球发起诉讼,就从未尝试过和解。

"这一次,我们当然也决不惧怕。"王雪红说。一向强势的乔布斯,的确遇到了一位劲敌。外表平和、待人谦恭的王雪红,一向喜欢选择做最难的事。她的先生陈文琦对《纽约时报》这样形容自己的妻子:"该强势时绝不退让,对想要达成的改变会力争到底!"

父亲王永庆或许也预料不到,这个当初喜欢肖邦和莫扎特的女儿,最后会成为全球科技界的强将,不惜先后与英特尔、苹果开战。

2011年,其实是王雪红发生巨变的一年。《纽约时报》中那个"神秘而腼腆"的亿万富翁形象,正在渐渐消退。一向低调的她主动和记者见面、侃侃而谈,这在过去是非常罕见的。"你们的衣服要fashion一些,"在宏达电总部,她和严谨的工程师们开玩笑:"因为HTC就很fashion。"

今年4月,王雪红创建的宏达电市值一举达到319亿美元,首度超过了手机巨头诺基亚、智能手机鼻祖黑莓RIM,甚至还有日本索尼。但更令外界惊异的是,比起诺基亚超过半世纪的经营,HTC只出现了15年。

王雪红因此成为台湾首富,这个苹果的挑战者今年首次把前首富郭台铭赶下榜首。与此同时,她还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等人一起,刚刚在8月当选《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

如今,王雪红的胸襟和眼界并不局限于IT领域。2011年,她还入股了香港电视广播公司生下了二男三女,分别是王贵云、王雪龄、王文洋、王雪红,以及弟弟王文祥;三房李宝珠则为王家生下四位千金。

"都说我最像父亲,"王雪红说:"但事实上,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母亲。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整整50年。"

王雪红创业路上的坎坷经历,并非常人所能承受。但王雪红觉得自己身上的那股韧劲来自于母亲。

王雪红的母亲廖娇本姓杨,因从小过继给廖家而改姓廖,但晚年她又改回原姓。因嫁给王永庆,所以她叫自己王杨娇。

因养父生病、家中无人种田,王杨娇十二岁就开始养家。年幼的她做过很多事情。从织布到卖鱼、挑木炭,再到亲戚家里去做月嫂。最后,还去了一个日本高官家打工、做饭、记账。当时,她很羡慕日本高官家的女儿们可以弹钢琴。那位日本太太告诉她:"你长相好,做事又很拼。有一天,你会有自己的钢琴,甚至过得更好。"

母亲后来告诉王雪红,从那时起,她就知道教育的力量。日后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她都坚持让自己的孩子们读大学、弹钢琴、跳芭蕾。

王杨娇十九岁那年,台湾很多人因为战乱得了疟疾,王杨娇家也不例外。"当时母亲倾尽全力照顾家人,最后也病倒了。母亲的姑妈让她去南部嘉义养病,在那里她遇见了父亲。"

当时,王永庆在开米店。他拿了治疟疾的药给王杨娇和家人。并表示说,他很喜欢王杨娇,希望能娶她回家。王杨娇很感激他,就答应和他结婚。

在母亲王杨娇眼里,父亲王永庆是一个顾家、孝顺、又聪明的人。"他的思想总是随着时代在变化。米店结束后,他做木材,又开砖场,直到塑料厂。"

在做塑料厂之前,王永庆有一次载妻子回娘家。当时,他买了一辆大吉普车很风光。那时候,王杨娇感觉很幸福。

王永庆当初做事情很拼命,二十多个员工中午都在家里用餐。王杨娇每天四点起来,一个人张罗三四桌菜。大女儿王贵云记得:"当时还没有冰箱,妈妈一天要跑三四趟菜市场。"那时候,"他(王永庆)拼,我也很拼。"王杨娇后来回忆。

渐渐地,王永庆越来越成功,但也开始不归家了。王杨娇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过了几年,她就不得不面对丈夫要有第三房太太的可能。

王杨娇经常流泪:"因为那时候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她也感觉自己在家里无法进步,但必须侍奉祖母、照顾亲戚和孩子。王杨娇却感觉自己在家里无法进步,必须侍奉祖母、照顾亲戚和孩子。"只能抽中午大家午睡的时间,学中文、学圣经、读英文"。

有一天,王杨娇偷偷和王文洋、王雪龄去看了一场电影。那是一部黑白的战争片。"我真的很想像战士那样在战场,而不是在家里打仗。"母亲后来说。

终于,等到王雪红去柏克莱大学读书时,1975年,母亲王杨娇决定带着最小的孩子王文祥一起去美国,身上只带了3000美元。

刚到美国,王永庆并不知道妻子会留在美国,所以没有给多余的钱,倔强的王杨娇也不想开口找他要。"带着九岁的孩子,我必须安定下来,每天都哭。"晚年的母亲如此向王雪红讲述:"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会说第一句英文为止。"

那时,王雪红还在念书。王杨娇就和贵云、雪龄商量,拿了雪龄和贵云的嫁妆三万美元,当首付款买了柏克莱的一套房子。屋子后街有一个牧师,他总和王雪红一起鼓励母亲王杨娇去读书。后来,王杨娇就每天走半小时,到柏克莱大学前的成人学校读英文。王杨娇50岁开始学英文、60岁开始学车。"当时交到很多知心朋友,也学会了自力更生"。

最初几年,王永庆和很多亲戚朋友都来美国看望王杨娇。王永庆至少来过三四次,劝她回台湾。王杨娇内心也很挣扎,但最后还是决定留在美国。"在美国,我有进步的空间,在教会里可以体现我的价值。但在台湾,对于我来说太挤了,会成为别人的负担。"王杨娇后来告诉女儿王雪红。

善良的母亲还很乐意为柏克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煮饭,"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说起妈妈,王雪红眼圈红了:"我创业和创新的精神,都是从她身上学来的。"

当时,王永庆的台塑和南亚台塑都已经上市。大女儿王贵云记得:"我们家三楼卧室里有一个秘密通道,里面藏着一根根黄金,堆起来用布遮着。我父亲后来就是用这些黄金,发展了台塑和南亚台塑。我那时才知道,我妈妈是个多么不贪心的人。"

王雪红创立威盛时,也和母亲一样,从未想过去找父亲王永庆要钱。母亲知道之后,毅然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给女儿创业。"她一直告诫我们,一生努力、正直,做一个对社会有益、不断创造价值的人。"

王杨娇的五个孩子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清一色地白手起家。"我们创立了大众、威盛、宏仁、宏达电等好多公司,总共招聘了10万名员工。"

2008年,王永庆去世后,家族内出现一些争端。王雪红当时问妈妈,"需要我做些什么吗?"王杨娇回答:"你父亲创立台塑很不容易,你要祝福那些能接好班的人。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那美好的未来。"

王雪红最难忘的是,母亲告诫自己:"得罪过你的人,你也要替他们祷告,期望他们活得更好。你的时间要花在有价值、造福人们的事情上,要懂得放下仇家。"

王雪红的外甥陈主望一直在美国长大。等到了十几岁,他回到台湾才发现自己的家庭和别人不一样。"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复杂的大家庭里,但是阿嬷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才能生活得简单、生活得有尊严。"

回忆起刚刚过世的母亲,王雪红忍不住流泪:"妈妈,谁能像你那样,告别一个亿万富翁的生活,不带一分一厘来到美国重新开始?从你身上我学到的就是,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