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冬瓜
- 精选散文
- 1133
- 56
- 2015-04-18
说来也好奇,生活中有西瓜、南瓜、北瓜,唯独没有东瓜。而称之为冬瓜的,偏偏又不能叫“东瓜”。这究竟为什么,似乎谁也说不太清楚。不过有一种说法我很认同,据说冬瓜种植于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因其表面披有一层白乎乎酷似冬日的白霜,十分引人注目,故取名为“冬瓜”(也有称之“白瓜”)但不管怎么个叫法,冬瓜还真是个好东西。
冬瓜属蔬菜类,通常都用来煮汤吃。记得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家户户的定粮都很紧缺,我们家兄弟姊妹又多,家里经济条件也不算富裕,所以母亲经常煮冬瓜汤充饥。那时我常常是一小碗饭,喝一大碗冬瓜汤,就吃饱了。如今,冬瓜早已不再用来煮汤充饥,而是平日家中餐桌上荤素搭配的美味汤料。什么“咸肉冬瓜汤”、“猪蹄冬瓜汤”、“小排冬瓜汤”、“火腿冬瓜汤”、“蕃茄冬瓜汤”小鸡炖冬瓜等等。在高档酒家的筵席上,蜚声中外的“冬瓜盅”,倒也称之为一道上乘名肴。“冬瓜盅”,外形碧绿,瓜白如玉,呈半透明状,瓜内盛装的食品隐约可见,汤汁清澈,味鲜不腻,被文人誉有“白玉藏珍”美名。
冬瓜,外青翠,内白嫩,个儿长得十分粗壮。要么扁圆枕形,要么呈长筒形,样子虽说不怎么好看,却有一种稳重感。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它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多种维生素,蜡质和树脂;冬瓜的籽、叶、藤、根、皮,均可制作成中药,有利尿、解毒、清热、消痰等疗效。过去用冬瓜肉加工蜜饯的“冬瓜糖”,可为止咳润喉的佳品。冬瓜中还含有丙醇二酸,有瘦身减肥和美容的功效。所以常食冬瓜能防止人体发胖,而瓜瓤嫩白绵软,如常用它洗脸擦身,可除去肤褐斑色,以保持皮肤柔软光洁白皙。
其实,冬瓜也有悠久的文化史,早在宋朝就有郑清之作的《冬瓜诗》:“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寥寥几笔,绘色绘形,写出冬瓜那种“喜温耐热,悦生于秋,不与春菜争艳;四野田泽,墙角篱下,淡定开花结果。”的品性,实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是啊,冬瓜不像西瓜,外有嫩绿的花纹,内有鲜红的瓜瓤,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又不像朴实无华的老南瓜,那么纯然美味甘甜;也不像透红的北瓜,随意容人雕刻字画,供人雅赏。它是默默无语清一色卧地生长,虽显得有点粗壮笨拙,却给人感觉稳重憨厚,可爱可亲。由此及彼,这让我联想到做人的至理:人啊,又何尝不可像冬瓜那样,少一点华而不实,油嘴滑舌的腔调;而多一些实实在在,稳重厚道的为人处世呢?(文/邓庆文)
冬瓜属蔬菜类,通常都用来煮汤吃。记得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家户户的定粮都很紧缺,我们家兄弟姊妹又多,家里经济条件也不算富裕,所以母亲经常煮冬瓜汤充饥。那时我常常是一小碗饭,喝一大碗冬瓜汤,就吃饱了。如今,冬瓜早已不再用来煮汤充饥,而是平日家中餐桌上荤素搭配的美味汤料。什么“咸肉冬瓜汤”、“猪蹄冬瓜汤”、“小排冬瓜汤”、“火腿冬瓜汤”、“蕃茄冬瓜汤”小鸡炖冬瓜等等。在高档酒家的筵席上,蜚声中外的“冬瓜盅”,倒也称之为一道上乘名肴。“冬瓜盅”,外形碧绿,瓜白如玉,呈半透明状,瓜内盛装的食品隐约可见,汤汁清澈,味鲜不腻,被文人誉有“白玉藏珍”美名。
冬瓜,外青翠,内白嫩,个儿长得十分粗壮。要么扁圆枕形,要么呈长筒形,样子虽说不怎么好看,却有一种稳重感。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它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多种维生素,蜡质和树脂;冬瓜的籽、叶、藤、根、皮,均可制作成中药,有利尿、解毒、清热、消痰等疗效。过去用冬瓜肉加工蜜饯的“冬瓜糖”,可为止咳润喉的佳品。冬瓜中还含有丙醇二酸,有瘦身减肥和美容的功效。所以常食冬瓜能防止人体发胖,而瓜瓤嫩白绵软,如常用它洗脸擦身,可除去肤褐斑色,以保持皮肤柔软光洁白皙。
其实,冬瓜也有悠久的文化史,早在宋朝就有郑清之作的《冬瓜诗》:“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寥寥几笔,绘色绘形,写出冬瓜那种“喜温耐热,悦生于秋,不与春菜争艳;四野田泽,墙角篱下,淡定开花结果。”的品性,实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是啊,冬瓜不像西瓜,外有嫩绿的花纹,内有鲜红的瓜瓤,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又不像朴实无华的老南瓜,那么纯然美味甘甜;也不像透红的北瓜,随意容人雕刻字画,供人雅赏。它是默默无语清一色卧地生长,虽显得有点粗壮笨拙,却给人感觉稳重憨厚,可爱可亲。由此及彼,这让我联想到做人的至理:人啊,又何尝不可像冬瓜那样,少一点华而不实,油嘴滑舌的腔调;而多一些实实在在,稳重厚道的为人处世呢?(文/邓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