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白发
- 精选散文
- 702
- 39
- 2015-04-18
农历九月份,圆明寺这里过庙会,聚集了不少人,各地的商贩因想趁机捞点小钱都汇聚来了,广场上好不热闹,我和二姐叫上已进入花甲之年的母亲一起去散心。
刚到广场边上,就碰见有拍照的,其实同母亲合影是我多年的愿望,可每次母亲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我知道她是怕我乱花钱。
今天,碰到跟前了,母亲终于没话说了。被我和姐姐拉进了临时搭的‘照相馆’。
照片照好后拿回家就放了起来。因琐事繁多,我竟然没有仔细的看过。
直到那天,因为要在柜子上找本书,那张合影照才又重见光明,我顺手把书放在一边,拿起照片细细的端详起来:母亲稍圆的脸颊显得平易近人,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可见证岁月的,除了母亲两鬓花白的头发外,还有额头上几道深深的皱纹,我知道,那是岁月的笔尖陆续在母亲额头写下的记忆。没想到,母亲竟然老的这么快。
望着母亲脸上那依然灿烂的笑容,我却经不住潸然泪下。
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的衣服虽然破旧,但却洗得很干净。对我们几个孩子也是如此,那时家里虽然是捉襟见肘,日子过得很艰难。可母亲却把我们几个打扮得整洁、干净。即使那些衣服都是翻新亲戚邻居给的旧衣服。
外婆说,年轻时的母亲是村里的大美女,乌黑的辫子,大大的花眼睛。母亲不仅生的漂亮,而且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女强人。从小就特别勤快,干什么事都不愿拉到别人后面。可谁曾想,母亲的这些优点却都成了她坎坷命运的绊脚石,再加上那时外婆家穷,小小的年纪就被剥夺了上学的机会。其实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害的。因此尽管母亲很渴望读书,但最终扭不过封建思想的影响。而过早的成了外婆家里重要的劳力,帮着外公、外婆一起拉扯着几个姨和舅舅们。
在这里特别说明的、也是在母亲身上唯一幸运的一点,就是她没有像外婆那样被缠成小脚,我也觉得这是母亲那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们的一件幸事。
但没读过书,甚至没能进学校一天,是母亲至今为止仍然念念不忘,甚至一生都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母亲说,她记得三舅因为不愿去学校而被外公追着打的情景。可她的愿望就这样被生生的扼杀掉了。
即便如此,母亲因为聪明好学,也认了不少字。她利用闲暇之余,扫盲了毛主席语录,这是她那时唯一的‘求学之路’,因此,母亲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别的村民十几天二十天都认不了几个字,母亲却只用了短短的几天,就能把毛主席语录倒背如流,村上的干部见母亲聪慧,而且干事认真,所以,在和父亲婚后不久,母亲就被推荐当了乡上的妇联主任。
母亲说,那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自豪、也是活得最有意义的时光。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县上的一次人事考核中,母亲因为没有学历而被下放。
这件事对母亲的打击不小,从那以后,她发誓,以后有了孩子,不论男孩女孩,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他们送到学校去读书。母亲的这些信念都在以后我们兄妹几人的成长历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母亲还学的一手好厨艺和针线活。打我记事起十里八乡的婚丧嫁娶,都会请母亲去做菜,或者绣花等,只是每次都是帮忙而已,母亲从不会收取他们的一毛钱。我们几个小馋猫都埋怨母亲不收点钱。好压压肚里那些时时来袭的小馋虫。每每此时,母亲总说,谁家都有求人的时候,说不定那天我们家也要请别人帮忙呢。
母亲不仅勤俭持家,而且乐于助人,她的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了她的一生,甚至后来辐射到我们做儿女的身上。那时我家人口多、地多,劳力却只有她和父亲俩人.父亲早上耕地,下午放一百多只羊,母亲则在家做饭喂猪、喂骡子等操持更多繁杂的活儿。有时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邻居们都会来我家帮忙。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母亲是装在心里的。等干完活回去的时候,母亲都会让他们把衣服袖子的一头绑住,往里装满香瓜、桃子等自家产的果蔬。
母亲人缘极好,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母亲做人的品格。其实她就是我人生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然而比起母亲,我却是格格不入的。
直到现在,我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有好些事情依然还得去请教母亲,每次她都能帮我处理得妥妥的。因为母亲心中装有好多人生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很值得我去借鉴。我感激母亲,没有她和父亲的操劳支持,就没有我们兄妹几个的今天。
但我清楚的知道,时光是不会倒流的。我的感激是换不回母亲的青春、是染不黑覆盖在母亲头顶的霜雪的。我所要做的,就是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好好的活着、好好的孝敬她。
因为学校离家远,每个星期天我们姊妹五个回家一次,星期天上午母亲都要起好一大盆面为我们烙馍馍,要花费大半天时间,每次烙完,母亲就累的睡好半天,这种事一直继续到我们陆续走出学校大门为止。我现在想,母亲的头昏、发晕等病也许都是那时劳累过度造成的。
我家住在大山里,交通极其不便,即使偶尔能搭上车,那也是遇到好心的邻家赶集去套的驴车。记得我上高中时,有一次开学,正好没集,而我为了赶上开往县城的班车,母亲背着我的被褥走了十多里路。一路上,我多次听见母亲的喘息,可令我气恼的是,那时我特别瘦小,一床被褥放到我肩上根本就直不起腰来,更别提往前走了,没法,我只有愧疚的跟在母亲的身后。
等赶到街口看见了等候在街边的班车,母亲才敢长长的嘘一口气,稍稍缓一下。当我从她背上往下挪被子时,发现母亲的衣服已经贴在了背上,更令我难过的是我惊讶的发现母亲湿漉漉的发梢上,竟然显现出来好几缕白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头上有了白发。“快帮着抬到车上,这孩子发啥呆呢”母亲着急的催促声把一旁发愣的我惊醒了。等安顿好一切,母亲冲我摆了摆手就急匆匆的赶回去了,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如今,哥哥的早逝更是给了母亲重重的一击。哥哥从小就聪明好学,心强的母亲在他的身上寄托了好大的希望。谁知,世事难料,到头来还是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母亲的半边天已经塌了,她整日以泪洗面,几乎不吃不喝,睡了好几个月,最后在亲人们的开导下,才又重新站了起来。
渐渐的,母亲的发梢被岁月的风霜慢慢覆盖,而我,亲眼目睹了这种过程,这种感觉的相当痛心的。我理解母亲内心的伤痛,哥哥的离去成了她心里永远解不开的结。
母亲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如今生活好了,可她却老了。望着母亲满头银发的照片,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但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的身体能健健康康的,活得开开心心的。(文/李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