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诗所表达的情绪与景物看,此诗应该作于安史之乱以后,贬低遍地烽火一片狼籍,不象是此前所作,没有那样的景遇。但是,安史之乱以后,李白已经到了江南,在江西九江一带。李白的子女却阻隔在曲阜那一带,因为当时李白的田地在那里。
所以,很难断定此诗的创作时间,难道又是李白梦游?帝图终冥没:难道指安禄山的失败?那李白叹息的是唐玄宗引起的巨乱?没有早听他的预言?
李白#的相关作品[李白] 题宝圌山[李白] 谢公亭[李白] 寒女吟[李白] 殷十一赠栗冈砚[李白] 兴唐寺[李白] 普照寺[李白] 钓滩[李白] 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李白] 暖酒[李白] 咏方广诗[李白] 别匡山[李白] 赠江油尉[李白] 题楼山石笋[李白] 摩多楼子[李白]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李白] 太华观[李白] 阳春曲[李白] 炼丹井[李白] 宿无相寺[李白]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