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与柳如是有段哀婉的情缘,时在公元1635年(明崇祯八年)间。由于子龙之妻张氏的不容和其它种种原因,两人只得分手。于此前后,凡关涉杨柳之吟咏,大致是陈子龙抒露此段情爱之作。这阕小令即借咏物以写情,是对分手之初的内心复杂难言之苦涩的自我咀嚼。难言每与无以名之的“莫名”共生,人到陷入此类心境时远较长歌当哭更为不堪。
词人在此小词中表述了相思、阻隔、无望之哀,更浓重的是对“他”的怜爱怜惜。倘若没有一种心音相通的理解的露水姻缘,分手不会有太难磨灭的痛苦。既是红粉知己,又是两情投合,却无力永成连理;更何况明知所爱者际遇哀苦,飘泊不能自主。难以预料亦不堪想象此去将会落得怎样的命运安排时,其心底之失落和歉疚感交杂摩荡,最无法言语以传。“怜他”句的动人处,正在于从“理还乱”的情思里抽理出最凝重的一层,传述了难以尽传的心灵悸动。
下片的重心是特定的心知和默契。“滚残花影”、“吹送玉楼”都是飘泊无主的她可能的前路和必然的归宿,但可以肯定,她不会坠落于混溷,她能自爱、自立、自强的。“澹日”两句的意象选择是严格的,字面明写,句外有暗示。“残”和“送”均系被动,身难由己,然而绝无自暴可能。这种判断来之于对“心事”从另一角度言,其实不是单方面的,乃是他俩情缘中结撰起来的,他人不知“我”能知。咏物而写人,固不大易,写人而传神魂、写心灵,又得句句不黏不脱于“物”,自更难乎其为。王士祯早年学词遍和过“湘真”之作,体验甚细,在《倚声初集》和《花草蒙拾》中对陈子龙词赞叹无已,他用“不著色相,咏物神境”八字评此词,是得“意”之言。
陈子龙#的相关作品[陈子龙] 青玉案·海棠枝上流莺啭[陈子龙] 虞美人·枝头残雪余寒透[陈子龙] 丑奴儿令·春水[陈子龙] 浣溪沙·半枕轻寒泪暗流[陈子龙] 如梦令·红烛逢迎何处[陈子龙] 望江南·思往事[陈子龙] 赠钱牧斋少宗伯[陈子龙] 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陈子龙] 三洲歌[陈子龙] 醉红妆·咏萤[陈子龙] 桃源忆故人·小楼极望连平楚[陈子龙] 清平乐·绣帘花散[陈子龙] 千秋岁·章台西弄[陈子龙] 画堂春·艳阳深染杏花梢[陈子龙] 天仙子·古道棠梨寒恻恻[陈子龙] 天仙子·十二画屏围楚岫[陈子龙] 蝶恋花·袅袅花阴罗袜软[陈子龙] 蝶恋花·雨外黄昏花外晓[陈子龙] 日登一览楼[陈子龙] 秋日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