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 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对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夏夜中的凉爽是令人感到舒服的,这时诗人走出船篷来“寻凉”了:“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诗人见到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闻到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感到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三种感觉,相互作用,“月光”、“风露”、“荷香”,都是使人心生凉意的事物,放在一起,营造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怕的“清凉世界”。“万顷”、“一天”对仗工整,境界空旷悠远。
黄庚#的相关作品[黄庚] 舟行送王琴所之澉州[黄庚] 种松[黄庚] 中秋对月[黄庚] 照瑞宫月夜[黄庚] 赠皎上人[黄庚] 赠大禅寺昉上人[黄庚] 寓舍古木无叶[黄庚] 渔舍观海寄修竹[黄庚] 游虎丘山寺[黄庚] 唐竹卿道士相过[黄庚] 送任子敏司丞赴北[黄庚] 书灯[黄庚] 石窗为明上人赋[黄庚] 上廉访分司官[黄庚] 上李承旨学士·中朝人物总称贤[黄庚] 上李承旨学士·表表声名动缙绅[黄庚] 上李承旨学士·儒林学海老宗师[黄庚] 秋晚山行[黄庚] 秋色·虹影界开微惨淡[黄庚] 秋色·凭高望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