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条柳丝迎着风雨沐浴着晴日,年年站在长短亭旁目睹旅客来去匆匆。从暗黄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绿阴浓重,经历了春来春往的整个过程。莺、燕在柳丝间缠绵徘徊不断穿行,恰似长短亭上人们依依难舍、含愁相别的情形。环湖柳色绿如烟,映衬得西湖水波明净。一叶画舟在水面上划动,载着幽幽一曲玉笙的乐音。
[1]年年长短亭:指年年柳树都在亭边送人远行。
[2]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春天来时,柳条为暗黄色,春天去时,柳条为碧绿色。
[3]绕湖烟冷罩波明:指柳树沿西湖环绕。
这首词咏柳。作者因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遂将柳拟人化,借柳以咏离情。上片写驿道旁、长亭边的柳。这是人们祖道饯别之地,这里的柳年年岁岁为人送行,年年岁岁迎送春天,成了离情别绪的象征物。下片转写西湖烟柳。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时时注目于湖面摇曳的画船,聆听着船上悠扬的笙歌,感受着男女游客们的莺思燕愁,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成了世间离情别绪的负载物。
翁元龙#的相关作品[翁元龙] 谒金门·莺树暖[翁元龙] 倦寻芳·燕帘挂晚[翁元龙] 总宜园[翁元龙] 隔浦莲近·街檐插缀翠柳[翁元龙] 江城子·一年箫鼓又疏钟[翁元龙] 忆秦娥·三月时[翁元龙] 题曹娥墓[翁元龙] 绛都春·花娇半面[翁元龙] 醉桃源·千丝风雨万丝晴[翁元龙] 瑞龙吟·清明近[翁元龙] 烛影摇红·蜀锦华堂[翁元龙] 齐天乐·曲廊连苑吹笙道[翁元龙] 朝中措·花情偏与夜相投[翁元龙] 西江月·画阁换黏春贴[翁元龙] 西江月·山色低衔小苑[翁元龙] 风流子·天阔玉屏空[翁元龙] 水龙吟·画楼红湿斜阳[翁元龙] 玲珑四犯·窗外啼莺[翁元龙] 菩萨蛮·玉纤闲捻花间集[翁元龙] 菩萨蛮·春心莫共花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