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的画笔,似乎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绰约风姿。“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的皪”,用这两字点出梅花的秀洁,但也只有两三枝,故并不显得繁艳。而在“苍碧”的暮烟衬托下,却还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点破”二字,以示不凡。作者笔下没有给读者一个鲜花锦簇的热烈画面,而只以“两三枝”相点缀,似乎显得冷清。这是因为梅开于冬春之际,这使它与姹紫嫣红的春花不同,它的开放,要经受一番与严寒的搏斗。梅以虬劲的枝干和甚至显得稀疏的花朵,在万卉凋零的严寒中向世界显示了它独出的英姿,这孤傲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人们折梅或画梅,往往只取一两枝,正不以繁华似锦为美。因此,词中“的皪两三枝”确是恰到好处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给人以“点破”“暮烟苍碧”的感觉。接下来,词人用带有主观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使这梅介入人事,并赋予它以情感。
词的下片更以抒情为主。换头两句不仅有承转作用,而且极力渲染夜色,造成一种优美静谧的境界,为写朦胧梦境创造条件。然后,作者别出心裁地以梦中化蝶、追踪香迹抒发自己对梅的喜爱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续以“恐幽香难觅”一句为结,却言梦中虽可化蝶穿花,却因无法再寻觅到梅的幽香而若有所失,写出爱梅人对梅可见而不可及的微妙心理。如此虚虚实实、或梦或醒,既真切而又光怪陆离,把这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交织在一起来写,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陈亮#的相关作品[陈亮]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诏颁英簜促锋...[陈亮]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九重寤寐忆忠...[陈亮] 送文子赴阙[陈亮] 暮花天·天意微慳[陈亮] 垂丝钓·菊花细雨[陈亮] 夏日过石首简天石老禅[陈亮] 晚春闲思[陈亮] 送文子徐妹丈赴随州太学掾用司马文...[陈亮] 新荷叶·艳态还幽[陈亮] 七娘子·风流家世传张绪[陈亮] 谪仙歌[陈亮] 赠刘改之[陈亮] 廷对应制[陈亮]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陈亮] 转调踏莎行·洛浦尘生[陈亮] 瑞云浓慢[陈亮] 寿曾主管·豫章此夕诞贤良[陈亮] 寿曾主管·累世名称阀阅高[陈亮] 思佳客·花拂阑干柳拂空[陈亮] 桂枝香·仙风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