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 岁月静好
- 894
- 92
- 2015-04-18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齐宣王。这个齐宣王很奇怪,他听吹竽一定要几百个人一起吹,相当于“大合唱”。今天,他又要为他的吹竽队招收新队员了。
齐国有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那就是南郭,这南郭先生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懒,做一件事情从来坚持不到第二天。于是,他就天天在街上闲逛。
这天,南郭先生又在溜达了。忽然,他看见许多人围在前面,好像在议论什么事情。“有什么热闹事?我要去看看!”这南郭先生听到热闹事就来劲儿。原来是皇上张榜要招收吹竽人。这南郭先生就想:这皇上要招收吹竽的人,如果我进了吹竽队,就不愁吃穿了。吹竽我不行,做做样子还是会的。好啊,我得回家准备准备。
南郭先生到街上买了一只竽,又拿出家里仅剩的二十两银子,胸有成竹地去考试了。
当轮到南郭先生考试时,南郭先生悄悄的走到主考官的旁边,将二十两银子塞到了主考官的手里。这主考官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一见有钱,二话不说,让南郭先生通过了考试。
第二天,便是吹竽队的第一天练习了。皇帝穿着龙袍,坐在玉椅上,严肃地看着新创的竽队。南郭先生则穿着和别人一样的暗红色的长袍,顶着冠帽,拿着竽,站在一个角落里。一见别人开始,南郭先生就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别人摇,他也摇,别人点头,他也点头,好像吹得十分卖力似的。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南郭先生从未被发现。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缗王继承了王位。这齐缗王和齐宣王不一样,齐宣王喜欢“集体大合唱”,齐缗王却喜欢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听到这消息立刻傻眼了:这可怎么办呢?我压根儿吹不来,哎,还是趁齐缗王没发现的时候赶快逃走吧!就这样,南郭先生趁着夜色逃走了。
听到这儿,你一定会想:这南郭先生在吹竽队带了好几年了,难道就没学会几招吗?不好意思是次要,最主要的还是懒。他总是想:反正我已经在吹竽队里待下去了,学和不学差不多,干脆不学算了。因此,南郭先生一招都没学会。
往往想占便宜的人,总是占不到便宜。